进关后,绝大多数满族远离故乡赶到关外日常生活,满族人老百姓从原来的集聚日常生活到分散化情况,由满族人集聚定居变成和汉族人老百姓一同定居,满族人老百姓与汉族人沟通交流水平也越深。乾隆时期,满汉中华民族间的相处也是不断深入,发生汉族人女人嫔妃没什么问题。更何况满汉不联姻,严格上来说是旗民不结亲,可是汉籍满族人还是能够参加选秀的。

抬旗指清朝将皇后及嫔妃一个家庭的旗籍更换,来提高其出身地位的一种方法。
清进关之前先制订四旗;正红旗、正白旗、正蓝旗、正黄旗等四旗,后又在现有的四旗再加上“镶”,共成八旗。清朝入关后,嫔妃一般来源于八旗。在其中既有满族八旗,也是有汉军和蒙古族八旗。在其中正黄旗、正白旗和镶黄旗称为上三旗,其它的五旗指镶白旗、正蓝旗、镶蓝旗、正红旗、和镶红旗等旗,称下五旗。清朝皇上的皇后和各妃子的王样完成其地位的提高有四种情况:

一是皇上上台后,帝王的母亲被称作皇太后,母族抬旗。康熙朝后,皇后(包含被封号皇后)和妃其母家再下五旗及其它中华民族者,皆纳入上三旗以提升真实身份,称作抬旗。”
雍正皇帝母亲乌雅氏后裔,由镶蓝旗薄膜包衣抬入正黄满洲旗,同治帝母亲纳喇氏(慈禧太后)母家,是通过下五旗的镶蓝满洲旗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满洲旗。
二是皇后的王样。如同治十二年(1873 年)的二月,阿鲁特氏被封禁为皇后,同治十二年(1873 年)的十月,其爸爸从原先五旗的正蓝蒙古族旗升到上三旗的镶黄满洲旗。

三是皇上疼爱的妃子,其王样因为特殊的赐予而抬旗。乾隆皇帝称帝没多久,就把本来仅仅普通的身份高氏家族,抬上到满州镶黄旗。乾隆皇帝的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的王样也如此。
四是前一时期皇帝的妃子,由于她的儿子被新皇赏识、被认为是辅助帝王的宗王塑造,这种妃王样还可以借此抬旗。雍正皇帝当政时,果亲王允礼做为帝王的得力助手,它的母亲勤妃王样因而抬旗。相似的也有允祹的母亲定妃王样的抬旗个人行为。

除开抬旗以外,同样在妃子姓式再加上“佳”字,把它满族人化,以提升妃子真实身份。如魏氏改成魏佳氏、高氏改成高佳氏。
禁止留言联系方式
评论得积分,积分商城抽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