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了解“阿凡达”一词是什么意思吗?
“阿凡达”一词英文写作“Avatar”释意为“化身为”,也就是说人们把自己的“信念”推广在外星生物的“躯体”上……但这个词并不是英语。
好莱坞大片《阿凡达》
实际上“阿凡达”一词来源于印度神话。
伊斯兰教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(Vishnu)是世界上的守卫者,每到全球陷入危机,他总会出手相助。
罗摩故事
罗摩(Ram)是阿育陀国(Ayodhya)的皇太子。
在印度诗史《罗摩衍那》中,罗摩遭受后妈的残害,被放逐到森林里14年。老婆悉多(Sida)舍弃平静的生活,在森林里和罗摩患难与共,小弟罗什曼那(Lakshiman)亲密无间陪伴左右,三个人日子尽管清贫但也舒适安逸。
罗摩王子和神猴哈奴曼
一转眼13过去,罗摩的放逐接近尾声,恰在此时,悉多反被十首恶魔劫走。因此,罗摩与弟弟罗什曼那开始了漫长寻妻之行,最后在神猴哈奴曼(Hanuman)的支持下,击败魔王罗婆那(Ravana)。救下了悉多,并抢回自已的帝位。
奎师那故事
奎师那(Krishna)是雅度族头领。在印度诗史《摩诃婆罗多》中,奎师那协助般度五子复辟。
远古传说的阶段,做为印度北部俱卢族后代的般度五子(Pandevas)与持国百子(Kauravas)中间为角逐我国领导权出手打架……
持国一生下来就眼睛失明,因此小弟般度变成了王者,可是般度死得早,自己儿子年纪还小,因此持国变成了王者。持国的大儿子难敌,妒忌般度五子的才能,设计方案将他们放逐到森林中13年,即便是放逐以后依然回绝偿还般度五子应得资产和土地,进而导致了一场兄弟间的大战。
在俱卢对决(Kuru-Kshetra)的战场上的,彼此军队列开阵仗,一辆牛车赶到竞技场正中间,开车是指奎师那(Krishna),车里持弓披铠的大将是阿周那(Arjuna),般度一方的统领。
阿周那见到敌军势力中站着的人大部分人都是自身亲戚朋友、老师同学,一时不知所措。这时候,奎师那为了能让阿周那可以从苦难中解放出来,并执行自身的工作职责,对阿周那讲了一段话,这一段会话之后被改变为《薄珈梵歌》。
战场的奎师那
两个诗史中主人公全是这个世界的联想拯救者,她们在不同历史时代伸展着公平正义,虽是有血有肉的人却也起到了神的功效,因此欧洲人将他们作为神的“化身为”,既“阿凡达”……
在印度,那样被当成“化身为”的普通人许多,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圣雄甘地。又比如佛教的创办人——乔达摩悉达多,在印度又被誉为毗湿奴的“化身为”。
禁止留言联系方式
评论得积分,积分商城抽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