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载

汉宫秋讲的是什么故事(汉宫秋故事内容梗概)

[醉中天】将两叶赛官样眉儿画,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,额角香钿貼翠花,一笑有倾城价。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,那西施半筹出不纳,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。

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折

汉元路与王明君邂逅的一幕,便是 《汉宫秋》第一折开篇所写的场景。

曲中的女人便是王嫱王昭君,入宫不久便因得罪画师毛延寿,被在画像中点上丧夫痣,幽居冷殿。夜半无人,抚琴感伤,不料遇到元帝深夜散步,惊为天人,深深着迷。

汉宫秋讲的是什么故事(汉宫秋故事内容梗概)

马致远的《汉宫秋》,作为元代的名剧,所写的虽然是昭君,但它的特別之处在于不以昭君出塞为主要内容,而是架空了一段昭君与元帝相爱的过程。在全剧中,马致远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,放纵自己的笔调,去写一段欲舍难离、可歌可泣的爱恋。

剧中的元帝和明妃王嫱,前者体贴,后者温柔,使他们相处的时光温馨无比。可惜天若有情天亦老,月若无恨月长圆。昭君得宠之后,画师毛延寿畏罪潜逃至匈奴,为了报复元帝和昭君,便将昭君的画像送给单于。单于顿时为王昭君的美貌所迷,本准备南下进攻的念头也打消了,派使者到汉室求婚,只要元帝将昭君奉上,一切皆可商量,要是汉元帝敢拒绝,匈奴“有百万雄兵,刻日南侵,以决胜负”

汉宫秋讲的是什么故事(汉宫秋故事内容梗概)

汉元帝本以为满朝的文武百官会支持他打仗,哪知这班人马各个吓得屁滚尿流,哭爹喊娘地要求他把昭君送给匈奴王。这些“卧重裀,食列鼎,乘肥马,衣轻裘” 的重臣们,本应食君之禄、担君之忧,却在关键时刻都龟缩起来。面对这些废物,元帝一个人又能做什么?就这样,元帝忍着撕心裂肺的痛楚,在大殿上为王嫱和勾奴单于主持婚礼。那一刻,他的拳头紧握,指甲嵌进掌心,掌心渗出的鲜血被隐没于明黄的袖中。

事实证明,昭君的选择是正确的。中国的文人最不齿不洁的女人,无论是身体的背叛还是心灵的背叛。但是当一个女人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而牺牲“贞洁”,便是永世赞赏的对象。许多人可怜王嫱远走千里,埋骨他乡,向中土不能回,为她写下 不计其数的挽联,为她歌功颂德。王安石就说过,王嫱既成就了中土数十年的安宁,也使得她自己的爱情得到了飯依。也许王安石这样说是对的,元帝虽然为了昭君痴迷,却没有力量守护她,相反是单于给了昭君婚姻上的皈依。

汉宫秋讲的是什么故事(汉宫秋故事内容梗概)

但是,马致远的 《汉宫秋》不想苟同他人的看法,而是对元帝与王嫱不能情有所衷给予了最大的怜悯。

【梅花酒】 呀!俺向着这迥野悲凉。草已添黄,免早迎霜。大褪得毛苍,人搠起缨枪,马负着行装,车运着糇粮,打猎起围场。他、他、他,伤心辞汉主;我、我、我,携手上河梁。他部从入穷荒;我銮典返咸阳。返咸阳,过官墙;过官墙,绕回廊;绕回廊,近椒房;近椒房,月昏黄;月昏黄,夜生凉;夜生凉,这寒黄,这寒黄,绿纱窗;绿纱窗,不思量!

马致远《汉官秋》第三折

汉宫秋讲的是什么故事(汉宫秋故事内容梗概)

此段所写的尽是元帝送别昭君时的痛苦心情。他在灞桥之上,远眺着护送王嫱的马车隐于戈壁荒草,感到自己的魂也快要离身体追随而去了。

这一段曲子情感缠绵悱恻,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,多情得超乎想象,一句紧过一句问内心,一声痛过一声嘶柔肠。

然而剧情没有就此打住,更悲惨的事情发生了。得到了昭君的单于率兵北去,王嫱却做出了惊世之举,她一方面不舍故土,一方面思念元帝成疾,便在汉匈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。昭君死的当夜。汉元帝做梦惊醒,突闻窗外孤雁哀鸣,頓时泪如泉涌。

而单于怕此事汉室怪罪,而因此起了干戈,便将画师毛延寿遺送回来。元帝痛煞,几欲撞墙,下令叫人砍了毛延寿的脑袋,以慰藉昭君在天之灵。数年后,元帝也抑郁而亡。

在《汉宫秋》里,王嫱与元帝的爱情虽然生 不能在一起,但得到了共同赴死的结局,这是马致远对忠贞爱情的理解。

不同于古今的大家,马致远不仅借昭君诉说自己的国优家很、民族不融的痛苦,而且更倾心地顾及一个女人背井离乡的感受,写她与元帝两地鸳鸯的悲情。他借元帝的口,说出 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的别离之痛:不必思量,思量也断肠。

汉宫秋讲的是什么故事(汉宫秋故事内容梗概)

王嫱与元帝的深情相爱,恐怕也就只有比较多愁善感的马致远能留意。二人在塞上青谷、汉官秋月里的遥遥望,依稀邂逅了隔世的知音。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
禁止留言联系方式

评论得积分,积分商城抽奖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